“不能讓婆婆癱在床上,只要能抱得動,我就繼續抱,要是抱不動了,我們就一起去敬老院”。
在江邊落水的人有各種原因,可無論何種原因落水,無論什麼季節,溫敘華總會在發現的第一時間跳進長江,將他們救起。
一張“最美逆行”的照片意外在微信朋友圈刷屏。照片中兩側的山體正在塌方,有人提著背包跑過塌方路段,而一名武警戰士卻向正在塌方的位置跑去。
過著簡易生活,吃著粗茶淡飯,可在精神世界裏,王師卻是豐富多彩的。
梅晨昊和父母給杜習慶留下了電話,説自己是邯鄲魏縣人,姓梅,安慰老同志不要客氣,好好照顧孩子。當杜習慶老人在火車上電話告訴梅晨昊一家人要來感謝時,梅家人還在旅途之上未回。
“如你急需用錢,請自取,每人最多五元。”——近日,一種供路人按需自取的硬幣箱出現在多個城市街頭。
兩個素不相識的人,通過中華骨髓庫結緣,韓露捐獻的120ml造血幹細胞挽救了花季少年峰峰的生命。13年後,他們迎來第一次相見。
隴西縣“7·26”暴洪災害造成13個鄉鎮6.89萬人受災,有508人被緊急轉移安置。
墓裏的人,來自何方,叫什麼名字,至今無人知曉,但馮煉一家四代人已經默默守護著他,度過了80多年。
“早上買早飯,中午搞衛生,下午下班去洗衣晾衣,有時給二老洗頭,這幾年基本每天都這樣,習慣了。”
6月24日,大山崩塌掩埋了睡夢中的數十戶村民。其中,包括東部戰區陸軍某旅官兵王昊的父母和其他12個親人。
趙醫超自稱“壓力很大”,表示希望讓大家對交警和執勤人員多一點理解。
20多年前因車禍雙腿截肢,為不拖累家庭曾以乞討謀生,做過小本買賣和綠化業務上當虧本後,2014年回到桐廬老家承包50畝土地搞蔬菜基地,現年收入達20萬元。
一張照片在朋友圈裏刷屏了,一位醫生跪在手術臺前,腰直直地挺著,神情專注地為一個幼兒做著手術。許多人點讚留言:“心疼醫生!”“向敬業的醫生致敬!”
“阿姨,我被錄取了!”7月9日下午,句容某銀行的女保安陸榮,收到這樣一條微信,興奮不已的她,立刻將這條微信分享到了朋友圈。
“謝謝!謝謝!十分感謝……”24歲的敬卓雙手合十,一遍遍地鞠躬。這是他一天當中重復最多的動作。
“潘老師”雖然家境貧寒,卻用自己的一腔愛心20多年來辦起一個“愛心小課堂”,前後有2000多個娃得到過她的幫助。
徐前凱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發生的經過,他説,當時就發生在幾秒鐘之間,根本來不及思考,都是下意識的反應。當他把老人推出鐵軌以後,右腿就失去了知覺,但意識仍舊清醒。
高鐵上一小男孩突然臉色發白、雙目緊閉倒在座椅上。解放軍總醫院血管外科醫生張宏鵬聽到後,立即趕往車廂幫忙。
7月1日,宋健揮和84歲的老母親平安回到樂山。歷時17天、行程5000公裏,宋健揮用摩托車載著母親去了一趟西藏。
工作日裏,她是朝九晚五面對不同患者的消化科主治醫生周潔;休息日時,她是古鎮老屋山巒曠野前捕捉美景的攝影師、旅行者、散文作者……
楊海燕,因突發腦部疾病,于6月9日去世,年僅35歲。她是中國紅十字會係統內,首位實現器官捐獻的工作人員。
林佔熺用菌草培植出鹿角靈芝。林佔熺發明的菌草技術給全世界提供了擺脫貧困及解決菌林矛盾的“中國方案”,並因此走上聯合國演講席。
13年來,林偉光共參與各類打擊行動2700余次,抓獲犯罪嫌疑人3900多名,破獲刑事案件6500余宗;與此同時,他先後負傷30余次,其中8次重傷,2次命懸一線。
一份“一位甘肅高分(648分)考生的請求”的帖子在網絡上引起廣泛關注。”説完,夏瑞雲將魏祥扶到輪椅上,收起雙拐,推著他,慢慢地走回家。
6月26日深夜,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專門給校招生辦主任劉震打了一個電話,詢問一個考生的情況。清華大學的各個部門和校友也立刻行動起來,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老師表示,在魏祥被確認錄取後會立刻開始資助。
沒有閃閃發亮的勳章,也沒有屢破大案的戰功,社區民警顧明的從警生涯看似平淡無奇。然而正是他長年在平淡中的堅守,培養出和轄區百姓的魚水情深,造就了他調解糾紛的“鐵齒銅牙”。
在內蒙古東部的阿魯科爾沁草原上,有一朵別樣的“牡丹”,她善良、頑強、堅韌,雖飽經磨難,卻綻放出美麗的人生。
“趁我還有勁兒,為小朋友們服務服務。免費補課,我覺得快樂,要是收了錢,快樂就沒有嘍,有的就只是壓力和負擔了。”就這樣,彭老師的免費課堂堅持了23年。
現年51歲的卓瑪加布,是甘肅省甘南州瑪曲縣歐拉鄉達爾慶村的一位普通牧民,多年來堅持義務撿垃圾和治理草原沙化,從未放棄。